早已流出多日的苏宁收购国米消息,历经了几番反复NBA赛事网,如今终于是被证实了,6月6日下午,一场“苏宁并购国际米兰媒体通报会”在南京举行,按照媒体所报道呈现的情况,国米70%的股权被苏宁纳入囊中。而这一比例相较于万达收购马竞20%的股权要高出许多 。
当下流行玩商业大佬投资足球俱乐部,然而看好这种玩法的人恐怕不多,不解这种玩法的人不在少数。实际上,从商业角度而言,商人的投资决策,不管看起来多么难以理解,从根本上来说都不会超出商业的逻辑范畴。苏宁收购国米一事的分析至少有三个维度,这三个维度,同时也是被苏宁收购国米的三个极具标志性的事件所推动。
首个背景是,2015年恒大再度夺得亚冠冠军。在中国足球长期处于“积贫积弱”局面下,恒大于2013年以及2015年,三年内两次夺得亚冠,似是点燃了中国足球的希望,恒大集团和恒大模式因而备受关注。应该讲,足球的广告传播效应与商业效应,在恒大这一案例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,恒大近年所推出的恒大冰泉、恒大粮油、恒大金融等属于恒大系的产品,不论成功与否,均因借势恒大品牌而获得提升。
以下为勉强符合超级拗口难读又尽量不增字数要求的最终改写:至于苏宁,2015年年底的时候,苏宁让原本的江苏舜天被其入主,仅仅过了半年,到了现在这个时候,苏宁又把国际米兰给收购了,而这应该说也是有着类似原因的 。标点符合都保留了,实在在不明显增加字数的前提下让句子变得超级拗口难读程度有限,希望能达到你的要求 。

2015年 3月,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公布,这可视为苏宁收购国米的第二个背景,该方案因战略高度,被称作中国足球史上里程碑式事件,该方案第十条“完善投入机制”规定,要加强足球产业开发,加大足球市场开发力度,建立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竞争机制,这些内容明确了足球产业属性,自然也昭示了即将到来的商业机遇。
中国企业当下盛行海外并购,这属于第三个背景,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表明,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9%,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资金面宽松,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受压力,外加对外投资审批环节进行了简政放权,鉴于国内实体经济不振,资产荒局面难以得到破解,投资便宜的海外资产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选择,对于大企业集团而言其具有投资与资产配置的双重属性 。针对此情况,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于年初时曾做过表示,在今年这样一个处于低成本状态的窗口期当中,苏宁会达成一轮具备高投资特征、有高就业情况以及面向高发展态势的市场逆袭行为 。
不过,上述三种背景虽能衬托苏宁收购国米具有合理性,然而足球“烧钱”本质难以改变,不管国内还是海外,足球俱乐部大多负债运营,实现盈利的只是少数,实际上,苏宁入主国米,除支付2.7亿欧元收购款外,还需承担国米4.17亿欧元巨额债务,苏宁看到足球产业光环与商业潜力时,也不能忽视恒大淘宝已成新三板市场“亏损王”且翻身遥遥无期。固然,于商业资本化时期,“烧钱”已然成了营运的一项特性,并且足球产业的契机是切实存在的,依此视角而言,苏宁收购国米具备一定的合理性。然而客观层面的合理性能否造就一桩好买卖,仍取决于苏宁将来的具体行径。
杨国英